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c~d 赤白游风

    病名。肤见浮肿游走不定赤白无常之胎热丹毒。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因脾肺燥热,或腠理不固,风热邪乘袭而壅滞结聚,营卫失调所致。滞留血分者,则发赤色,名曰赤游风,滞留于气分者,则发为白色,名曰白游风。证见初起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若浮云片状,触摩有硬实感。自感局部灼热,微痒麻木不疼痛。该证好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部,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或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之剂,或可佐以调和营卫之品。内服可选消风散加减,或外用玉露散、金黄散敷贴。类似血管神经性水肿。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