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另说“在胫后,从脚根上七寸”(《千金要方》);“从仆参量上合九寸。一法:居承山上一寸”(《循经考穴编》);“在合阳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痔疮,霍乱转筋,及腓肠肌痉挛,下肢麻痹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另说“在胫后,从脚根上七寸”(《千金要方》);“从仆参量上合九寸。一法:居承山上一寸”(《循经考穴编》);“在合阳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痔疮,霍乱转筋,及腓肠肌痉挛,下肢麻痹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