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重阳采收,依法精制。汤泡苦汁七次,烘干杵碎才煎。畏紫白石英,恶丹参硝石。用蓼实为使,入肺脾肾经。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膈冷气,窒塞不利。
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
肠虚泄者,尤忌沾唇,为速下气故尔。根寸白三虫,煎服即出;衔口立通。并择向在东南,取之方获效验。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重阳采收,依法精制。汤泡苦汁七次,烘干杵碎才煎。畏紫白石英,恶丹参硝石。用蓼实为使,入肺脾肾经。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膈冷气,窒塞不利。
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
肠虚泄者,尤忌沾唇,为速下气故尔。根寸白三虫,煎服即出;衔口立通。并择向在东南,取之方获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