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指外感病表证解除后,里证尚未和解。多因里有痰饮、食滞、瘀血或阴伤等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 ,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执^水)(执^水)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刺汤主之。”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病证名。指外感病表证解除后,里证尚未和解。多因里有痰饮、食滞、瘀血或阴伤等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 ,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执^水)(执^水)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刺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