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伤科按摩学》 三、冈下肌损伤

    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及肩后部,起始于肩胛骨冈下窝,经肩关节后方,抵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使上臂外旋。

    【诊断要点】

    1.病史 本病多由受风着凉引起。发病率较高。

    2.症状 肩背部疼痛,夜间较重,平卧受压时症状加剧。单纯冈下肌损伤者,多无肩关节活动障碍。

    3.检查 可触及冈下肌不同程度变硬,常在天宗穴处发现硬性索条或块状物,压痛明显并向同侧上肢尺侧放射。

    X线检查,无异常显示。

    【治疗】

    原则 活血通络,除风止痛。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抚摩揉搓活血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固定肩部,另手大、小鱼际或掌根部在肩胛冈下方反复施术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或以热感为度。以达到活血除风之目的。

    (2)弹拨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外展,另手拇指在天宗穴或硬性索条处作上下方向弹拨该肌数十次;然后,顺该肌纤维方向推理数遍。以达到舒松筋肉之目的。

    (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或中指)压缺盆穴半分钟,揉、压天宗、肩贞,拨小海,揉压外关等穴各、分钟左右。以达通络止痛之目的。

    【注意事项】

    注意局部保暖,配合湿热敷或其它物理疗法。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