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验方新编》 眼目怪症痧

    作者: 鲍相璈

    毒火上冲,幸心君不受邪,而逆犯厥阴肝母,故两目红肿如桃,甚则眼珠突出。然他症患目惟在于目,痧必心中烦闷而目疾因之,苟不早治,则痧毒已参阳位,其火势炎极,轻则坏目,重则殒命。宜先刺颠顶以泄毒瓦斯,用清火活血顺气之剂,加牛膝、石斛以引火归原。

    服,眼珠始收。若两目通红,甚至起障翳,此痧之余毒在肝,用革三寸加灯心、白芙蓉叶,水煎温服。

    一妇头痛身热,眼珠突出半寸,痛不可忍,眼科疗之更甚。予为刺顶门一针,太阳、睛明、合谷三穴各二针,痛减半,竟投痧症药,珠收痛止,惜治已迟。竟失明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