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牛痘法全在养苗,此苗始自外洋,嗣后以人传人,贵乎连绵不绝。予既于洋行会馆设局,夏月以八日为一期,春、秋、冬以九日为期,周而复始,来种者风雨勿改。而洋行好善诸公,复醵金生息,自四月至九月来种者,酌以果金与取浆之人。其所以设果金者,盖当盛夏溽暑之时,即平日深信者,亦多拘执而不肯来,痘不种则浆无从取,浆不取则苗无以继,今既设果金,俾来者孩童既获安全,而贫乏者亦不无小补,于是种痘者源源而来,而佳苗乃绵绵弗绝,行之既之,人咸知牛痘之法,虽盛暑亦无碍矣。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牛痘法全在养苗,此苗始自外洋,嗣后以人传人,贵乎连绵不绝。予既于洋行会馆设局,夏月以八日为一期,春、秋、冬以九日为期,周而复始,来种者风雨勿改。而洋行好善诸公,复醵金生息,自四月至九月来种者,酌以果金与取浆之人。其所以设果金者,盖当盛夏溽暑之时,即平日深信者,亦多拘执而不肯来,痘不种则浆无从取,浆不取则苗无以继,今既设果金,俾来者孩童既获安全,而贫乏者亦不无小补,于是种痘者源源而来,而佳苗乃绵绵弗绝,行之既之,人咸知牛痘之法,虽盛暑亦无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