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男女皆有此症。此症乳内生一小粒,初如豆大,渐大如块如枣,如围棋子,不痒不通,至一年后,或二三年,渐渐肿痛臭烂孔深。亦有初起色白坚硬一块作痛,此系阴疽,最为险恶,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急宜早治,迟则难愈。初生用犀黄丸,每服三钱,酒送十服全愈。或以阳和汤加土贝五钱煎服,数日可消。倘误贴膏药,必渐肿大,内作一抽之痛,已觉迟治。倘皮色变异,难以挽回,勉以阳和汤日服,或以犀黄丸日服,或二药每日早、晚轮服,服至自破而痛者。外用大蟾(即癞虾蟆)六只,每日早、晚取一只,破腹,刺多孔,连孔易开则翻花最惨,万无一活。一妇两乳皆患乳岩,两载如桂圆大,从未医治,因子死悲哭,形大如杯,以五通犀黄丸,每日早、晚轮服,九日全消。又一男子,亦患乳岩,因用鲫鱼膏贴上二日,发大如拳,色红,令其揭下,与服阳和汤四剂,倘色转白可救,色若仍红无救矣,四日患色仍红,哀恳求治,以犀黄丸、阳和汤轮服,至十六日,四处皆消,独疮头破烂,用蟾拔毒之法,半月收功。又一妇,患乳岩,寒热痛甚,余以阳和汤同二陈汤煎服,止痛安睡,连进三服全愈。又一妇,患亦相同,其弟以夏枯、花粉、连翘、橘叶等药连服五剂,号痛不绝,余视白色已变微红,难以全消,即用肉桂、炮姜、麻黄加二陈汤煎服,服下痛止,疮亦缩小,连服数剂,疮顶不痛而破,贴阳和解凝膏收功。此林屋山人治验秘法也。犀黄丸诸方,见阴疽门。
又方∶已溃烂者,用洞天救苦丹(见痈毒诸方),每服三钱,陈酒送下,隔两日一服,数俱又方∶如初起者,用夏枯草、蒲公英、漏芦、橘叶、雄鼠粪(两头尖者是)、甘菊、贝母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