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查古籍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胞肿如桃图(图缺)
问曰∶人之患眼,胞睑壅肿如桃者何也?答曰∶此乃脾肺之壅热。邪客于腠理,致上下胞肿如桃,痛涩泪出,不绝之注。桃目治之,用桃叶烘热熨其肿处,宜服此散清凉散、羌活除风汤、蝉化散主之。
此散清凉散
升麻 赤芍药 川芎 柴胡(各三两) 元参 黄芩 荆芥 甘草 白术 栀子 赤茯苓 干葛 草决明
上共为末,每服六钱,水煎服。
羌活除风汤
羌活 独活 川芎 桔梗 大黄 地骨皮 黄芩(各一两) 麻黄 苍术 甘草 菊花 木贼
上水煎服。
蝉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