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幼科》 疰病(尸疰蛊疰)

    作者: 王肯堂

    巢氏云∶疰之言住也,谓其风邪鬼气留人身内也,人无问大小,若血气虚衰,则阴阳失守,风邪鬼气因而客之,留住肌肉之间,连滞腑脏之内,或皮肤掣动,游易无常,或心腹刺痛,或体热皮肿,沉滞至死,死又疰易旁人,故为疰也。小儿不能触冒风邪,多因乳母解脱之时不避温凉暑湿,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软弱,而为鬼气所伤,故病也。

    《千金》治小儿疰方上用灶中灰、盐等分相和,熬熨之。

    《千金》太乙备急散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痱,及中蛊疰,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满,伤寒阴毒病六七日方雄黄 芫花 桂心(各二两) 丹砂 蜀椒(各一两) 藜芦 巴豆(各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五分) 野葛(三分)

    上九味,巴豆别治如脂,余合治下筛,以巴豆合和,更捣令匀调,以铜器中密贮之,勿泄。有急疾,水服一字匕,可加至半钱匕,老小半之。痛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当汗出,此之所为如汤沃雪,手下皆愈,秘之,非贤不传。

    《千金》治疰病相染易,及霍乱中恶,小儿客忤长病方獭肝(一具) 雄黄 莽草 丹砂 鬼臼 犀角 巴豆(各一两) 麝香(二分) 大黄 牛黄(各一两) 蜈蚣(一条)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空腹服如麻子大二丸,加至三丸,以知为度。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佚名
  • 作者:
    未知
  •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作者:
    武之望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