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幼科》 吐血

    作者: 王肯堂

    《全婴》论云∶夫吐血者,荣卫气逆也,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卫相济,不失常道,一有所胜,则致妄行。血者水也,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气之使血,其势如此。巢氏云∶血者是有热气盛而血虚,热乘于血,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气逆则血随气上,故令吐血也。又或饮食太饱之后,脾胃内冷,不能消化,忽吐所食之物,气血相冲,因伤肺胃,亦令吐血。若久嗽气逆,面目浮肿而嗽吐血者,是虚损也。〔薛〕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故能入于脉。夫荣者,阴血也,所主在心,统化在脾,藏内在肝,宣布在肺,输泄在肾,灌溉一身,滋养百脉,诸经由此而生毓焉。然血之所统者气也,故曰气主 之,血主濡之,是以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阳生阴长,夫倡妇随之道也。若气一伤,则变证百出,故妄行则吐衄,衰涸则虚劳,降下则便红,热陷则溺赤,渗于肠胃则为肠风,阴虚阳搏则为崩漏,此皆气有殄戾之乖,而血乃生渗溢之患也。然养阴者可不先知养阳之道乎。小儿患之多因禀赋积热,或食膏粱浓味,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治法,若气虚血弱,当以人参补之,阳旺则阴生血也。若四物汤者,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若左寸关脉数而无力,血虚也,四物汤加参术。浮而无力,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尺脉数或无力,肾虚也,六味地黄丸。右寸关脉数而有力者,肺胃热也,犀角地黄汤,后用四物汤加参苓白术。

    尺脉数而无力,阴虚也,用六味地黄丸。若面黄目涩,眵多手麻者,脾肺虚也,用黄 芍药汤。

    四物汤治血虚发热烦躁,或晡热作渴,头目不清。若因脾虚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汤。

    当归 熟地黄(各二钱) 芍药 川芎(各一钱)

    上,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虚热)六味地黄丸(肾)

    犀角地黄汤治伤寒温病,失于表汗,致内有瘀血,吐血面色黄,大便黑,及疮痘出多,以此解之。

    犀角(镑) 牡丹皮(各一两) 生地黄(八钱) 赤芍药(七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

    黄 芍药汤治衄多岁,面黄眼涩,多眵手麻。

    黄 (三两) 甘草(炙) 升麻 葛根 芍药(炒黄。各一两) 羌活(半两)

    上,每服三钱,水煎服。按∶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然血虚久,则阳亦虚矣,故血不足则麻木,阴虚火动,变证百出,实非风也,此出升阳滋阴例。

    人参黄 散治虚劳客热,消瘦倦怠,口燥咽干,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胸满,食少作渴,咳唾、时有脓血。

    天门冬(去心,三两) 半夏 知母(炒黄) 桑白皮 赤芍药(炒) 黄 (炒) 紫菀甘草(炙) 鳖甲(醋炙。以上各半两) 白茯苓 柴胡 秦艽 生地黄 熟地黄 地骨皮(各二两)人参 桔梗(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五钱,水煎服。大人亦得。(一方,有生姜)

    柏枝饮治小儿衄血吐血。

    柏枝(干者) 藕节(干者)

    上等分为末。三岁半钱,藕汁入蜜,沸汤调下。一方,白芍药为末,磨犀角汁调,治咯血、衄血。

    辰胶散治小儿吐血。

    阿胶(炒) 蛤粉(等分) 辰砂(少许)

    上为末,和粉红色。三岁一钱,藕汁和蜜调下。

    紫参散治吐血。

    紫参 山栀子 生干地黄(各一两) 刺蓟(一分,烧灰) 乱发(一分,烧灰、俱存性。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蒲黄 伏龙肝(各一分,并细研)

    上件,都拌匀。每服半钱至一钱,煎竹茹汤调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