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商陆花

    《中药大辞典》:商陆花拼音注音Shānɡ Lù Huā别名

    荡花(陶弘景)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商陆科植物商陆

    功能主治

    《本草图经》:"主人心惛塞,多忘喜误(’误’一作’卧’)。取花阴干百日,捣末,日暮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商陆花拼音注音Shānɡ Lù Huā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an Houtt.」2.Phytolacca americana L.[P.Decandra L.]

    采收和储藏:7-8月花期采集,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于庭园。

    2.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2.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原形态

    1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壮,圆锥形,肉质,外皮淡黄色,有横长皮孔,侧根甚多。茎绿色或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15cm,宽5-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总状花序生于技端或侧生于茎上,花序直立;花被片5,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雄蕊8-10;心皮8-10个,分离,但紧密靠拢。浆果,扁圆状,有宿萼,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种子肾形黑色。花、果期5-10月。

    2.形态与上种相似,区别在于本种茎紫红色,棱角较为明显,叶片通常较上种略窄,总状果序下垂,雄蕊及心皮通常10枚。花期7-8月,果期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花略呈颗粒状圆球形,直径约6mm,棕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短梗 。短梗基部有1枚苞片及2枚小苞片,苞片线形。花被片5,卵形或椭圆形,长3-4mm,雄蕊8-10,有时脱落,心皮8-10枚。有时可见顶弯稍反曲的短小柱头。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归经

    心;肾经

    性味

    微苦;甘;平

    功能主治

    化痰开窍。主痰湿上蒙;健忘;嗜睡;耳目不聪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

    各家论述

    1.《本经》: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

    2.《别录》: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

    3.《药性论》:能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薄切醋熬,喉肿处外薄之瘥。

    4.《日华子本草》:通大小肠,泻蛊毒,堕胎,肿毒,敷恶疮。

    5.《医林纂要》:磨涂疮癣,杀虫。

    6.《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黄疸。

    7.《本草图经》:主人心惛塞,多忘喜误('误'一作'卧')。取花阴干百日,捣末,日暮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楮茎拼音注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复方治暴赤眼痛,碜涩者:嫩楮枝去叶,放地上火......
  • 《中药大辞典》:樗叶拼音注音Chū Yè别名樗木叶(《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②《纲目》:“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树皮、果实和叶入药。根春秋采挖;树皮5月采收晒干......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板状或卷曲,厚1.5~2毫米。外表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多皱缩浅槽纹,布有不规......
  •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拼音注音Chū Bái Pí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