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巢氏云∶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名,由在胎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治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如用前法,其舌上白屑不脱,可煮栗 汁令浓,以绵缠指头拭之,若春夏无栗,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简要》用牙硝细研,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
《秘录》用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鸡 黄皮,烧末,水和服。
张涣保命散治婴儿初生七日内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儿语不发,名曰鹅口病。
白矾(烧灰) 朱砂(水飞。各二钱半) 马牙硝(半两)
上各研极细,再同研。每服一字,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颔颊内。
未用药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药敷之。
茅先生论∶儿喉中壅一块肉瘤闭却,为喉痹。身大热,舌硬不转,为木舌。口开满口黄如膏,名鹅口。三候皆热甚生风,风壅热毒至,此为实热,先用三解牛黄散(见实热门)微与通吐恶涎,后用匀气散(见胃气不和门)及用天竺黄散(见重舌门)夹牛黄膏(见发热门)与服,愈。如喉响似锯,及眼视,面青黑,不奶食,死候。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巢氏云∶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名,由在胎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治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如用前法,其舌上白屑不脱,可煮栗 汁令浓,以绵缠指头拭之,若春夏无栗,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简要》用牙硝细研,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
《秘录》用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鸡 黄皮,烧末,水和服。
张涣保命散治婴儿初生七日内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儿语不发,名曰鹅口病。
白矾(烧灰) 朱砂(水飞。各二钱半) 马牙硝(半两)
上各研极细,再同研。每服一字,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颔颊内。
未用药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药敷之。
茅先生论∶儿喉中壅一块肉瘤闭却,为喉痹。身大热,舌硬不转,为木舌。口开满口黄如膏,名鹅口。三候皆热甚生风,风壅热毒至,此为实热,先用三解牛黄散(见实热门)微与通吐恶涎,后用匀气散(见胃气不和门)及用天竺黄散(见重舌门)夹牛黄膏(见发热门)与服,愈。如喉响似锯,及眼视,面青黑,不奶食,死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