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平。无毒。得阳气以生而伏于阴。为东方之神。升也。阴中阳也。得牛黄、人参良。畏石膏。忌鱼及铁。
【主治】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肠痈内解毒。辟龙骨〕梦寐泄精。小便泄精。(别录)【归经】入肝胆肾三经。兼入心大肠二经。为固敛浮越正气之品。
【前论】雷曰。气入丈夫肾脏中。故益精药宜用之。海藏曰。并主带脉为病。许洪曰【炮制】广记曰。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次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
以上涩剂鳞部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味甘。性平。无毒。得阳气以生而伏于阴。为东方之神。升也。阴中阳也。得牛黄、人参良。畏石膏。忌鱼及铁。
【主治】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肠痈内解毒。辟龙骨〕梦寐泄精。小便泄精。(别录)【归经】入肝胆肾三经。兼入心大肠二经。为固敛浮越正气之品。
【前论】雷曰。气入丈夫肾脏中。故益精药宜用之。海藏曰。并主带脉为病。许洪曰【炮制】广记曰。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次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
以上涩剂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