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酸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纲目)〔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
变【归经】入心脾肾三经。为固涩之品。
【前论】虞抟曰。凡变白之药。都是气味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烛气味和平。兼能益脾。
鳌按、纲目于南烛枝叶。载有止泄除睡变白三条。于子载有固精驻颜二条。其强筋益力。
子子血半加以上涩剂木部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味酸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纲目)〔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
变【归经】入心脾肾三经。为固涩之品。
【前论】虞抟曰。凡变白之药。都是气味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烛气味和平。兼能益脾。
鳌按、纲目于南烛枝叶。载有止泄除睡变白三条。于子载有固精驻颜二条。其强筋益力。
子子血半加以上涩剂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