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甘酸。性微寒。无毒。禀地中阴气。兼得天之微阳以生。降也。阴也。得发良。
恶麦冬、朱丹砂、硫黄、雄黄。
【主治】主妇人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本经)止脓血。诸。
恶疮血崩【归经】入肝肾大肠三经。兼入胃经。为专理下焦血症湿热之品。
【前论】苏颂曰。古者断下多用之。萧炳曰。同樗皮。治赤白痢。寇氏曰。其性沉寒入便血者加【禁忌】经疏曰。此性寒下行。脾胃虚寒作泄。白痢久而胃弱。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作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味苦甘酸。性微寒。无毒。禀地中阴气。兼得天之微阳以生。降也。阴也。得发良。
恶麦冬、朱丹砂、硫黄、雄黄。
【主治】主妇人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本经)止脓血。诸。
恶疮血崩【归经】入肝肾大肠三经。兼入胃经。为专理下焦血症湿热之品。
【前论】苏颂曰。古者断下多用之。萧炳曰。同樗皮。治赤白痢。寇氏曰。其性沉寒入便血者加【禁忌】经疏曰。此性寒下行。脾胃虚寒作泄。白痢久而胃弱。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