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咸。性寒。无毒。得土中阴水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畏葱、盐。
【主治】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本经)化为水。疗伤寒温病伏热发狂。大腹黄疸。
(人小热痢入轻粉【归经】入胃轻。为清热利水之品。
【前论】苏颂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香港脚药必须用之为使。然亦有毒。不可过剂。
行湿得【禁忌】经疏曰。蚯蚓性大寒。能除有余邪热。故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忌。温病无复有【炮制】吴瑞曰。凡使。有炙为末。有阴干研末。有化水。有生捣。各随方法。
以上泻剂虫部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味咸。性寒。无毒。得土中阴水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畏葱、盐。
【主治】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本经)化为水。疗伤寒温病伏热发狂。大腹黄疸。
(人小热痢入轻粉【归经】入胃轻。为清热利水之品。
【前论】苏颂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香港脚药必须用之为使。然亦有毒。不可过剂。
行湿得【禁忌】经疏曰。蚯蚓性大寒。能除有余邪热。故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忌。温病无复有【炮制】吴瑞曰。凡使。有炙为末。有阴干研末。有化水。有生捣。各随方法。
以上泻剂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