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查古籍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气平.味甘.无毒.主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
茯神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平味和.降中有升.阴也.
茯神味甘气平.得中正之气味.和脾肺.位一身之天地.所以能辟不祥也.诸风皆属肝木.木虚则风动而眩.其主之者.味甘性缓.可以益肝伤.气平清金.可以定风木也.五劳.五脏劳伤其神也.五劳神伤.则阴火动而口干矣.
茯神甘平.安神.故止口干.惊悸多恚怒善忘.皆心肾不交.而肝木不宁之症.
茯神气平益肺.肺气下降.则心亦下交.味甘益脾.脾气上升.则肾亦上交.盖天地位则水火宁.土金实则风木定.五行相制之道也.其开心益智者.皆气平益肺之功.肺益.则水道通而心火有制.所以心神开朗而光明.肺益.则金生肾水.所以伎巧出而智益也.肝者魂之居.肺者魄之处.
茯神气平益肺.肺宁肝和.故安魂魄.精者阴之华.神者阳之灵.
茯神味甘益脾.脾和则饮食纳.而精神得所养也.
【制方】
茯神同沉香丸.名朱雀丸.治心神恍惚.专为末.艾汤服.治心孔有汗.及心虚梦泄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