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寒,味甘咸,无毒,气味俱浓,降也,阳中阴也。主分利小水之捷药也。又能除湿,通淋止渴。又治水肿,止泻痢,佐以猪苓。真有此症者用之,否则令人目病,盖以眼中真水下通于肾,若过于分利,则肾水涸而火生矣,故下虚之人,宜禁服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于肾经耳。其曰止阴汗、生新水,止泄精、补阴不足者,皆非也。又淋渴水肿,因肾虚所致者,皆不可用。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气寒,味甘咸,无毒,气味俱浓,降也,阳中阴也。主分利小水之捷药也。又能除湿,通淋止渴。又治水肿,止泻痢,佐以猪苓。真有此症者用之,否则令人目病,盖以眼中真水下通于肾,若过于分利,则肾水涸而火生矣,故下虚之人,宜禁服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于肾经耳。其曰止阴汗、生新水,止泄精、补阴不足者,皆非也。又淋渴水肿,因肾虚所致者,皆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