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寒,味苦酸,气浓味薄,无毒,沉也阴也。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仲景加承气汤内,取疏通破结之功。丹溪入泻痰药中,有推墙倒壁之能。欲益气,则佐以参术。欲破气,则佐以硝黄。此与枳壳有高下缓急之异,壳主高,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主气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故胸中痞,肺气结也,有桔梗枳壳汤之名。心下痞,脾血积也,有白术枳实汤之用。气虚则忌。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斋、新甫)着。 一卷。先论口齿、喉舌之证,分为六门,次论骨鲠、诸虫、体气的治法 ,也分六门,末附方药。
气寒,味苦酸,气浓味薄,无毒,沉也阴也。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仲景加承气汤内,取疏通破结之功。丹溪入泻痰药中,有推墙倒壁之能。欲益气,则佐以参术。欲破气,则佐以硝黄。此与枳壳有高下缓急之异,壳主高,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主气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故胸中痞,肺气结也,有桔梗枳壳汤之名。心下痞,脾血积也,有白术枳实汤之用。气虚则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