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岩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大岩蜜汤处方

    栀子15枚 甘草 干地黄 细辛 羊脂(青羊角亦可)茯苓 吴茱萸 芍药 干姜 当归 桂心各3克

    制法

    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治少阴伤寒。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纳脂令烊,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一至二小时。

    若痛甚者,加羊脂9克,当归、芍药、人参各3克;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9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千金》卷八(小字注)引《小品方》:大岩蜜汤处方

    栀子15枚,甘草1两,干地黄1两,细辛1两,羊脂(青羊角亦得)1两,茯苓1两,吴茱萸1两,芎(《千金》用芍药)1两,干姜1两,当归1两,桂心1两。

    功能主治

    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主少阴伤寒。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令烊,温分3服,每服相去如人行10里顷。

    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摘录《千金》卷八(小字注)引《小品方》《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大岩蜜汤处方

    干地黄1两,当归1两,独活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桂心1两,小草1两,细辛1两,吴茱萸1升,干姜3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产后心痛。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大岩蜜汤处方

    茯苓1两,芎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炙),桂心2两半,栀子14枚(擘),吴茱萸3两,细辛2两,干姜2两,干地黄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并主卒心腹绞痛。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3服。

    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注意

    忌酢、生葱、生菜、海藻、菘菜、芜荑等。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
更多中药材
  • 《伤科汇纂》卷七:安髓散处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脑陷头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录《伤科汇纂》卷七《梅氏验方新编》卷六:安髓散处方川芎1两,香附1两,白附子1两,甘草1两,白芷1两,相草1两,牡蛎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银搅令匀,良久,即下硫黄末,当为碧色,匀搅,即去火放冷,细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惊邪癫痫,天行热病,心神狂乱。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录《圣惠》卷......
  •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青黛5钱,百部1钱,山豆根1钱,人参3钱,茯苓5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 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
  • 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羌活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荆芥穗1两,僵蚕1两,薄荷叶3两,全蝎半两,粉甘草半两,藿香半两,朱砂(细研,水飞)半两,麝香1钱,珍珠1钱,琥珀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