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忌破气,闭气,下,咸,滑利,滞腻,润燥热。有瘀血者,兼忌酸寒。
宜清热,利水,除湿,养胃气。有停滞者,宜消积滞。有瘀血者,宜行血。
茵陈蒿 黄连 苜蓿(酒疸非此不愈) 栀子 紫草 滑石 栝蒌根 秦艽 车前子 白鲜皮 黄芩 茯苓 仙人对坐草 连钱草(一名蟹靥草,一名九里香。取汁入姜汁少许,饮之良。)
虚者加人参,停滞者加红曲、橘、谷、麦、柏、山楂,瘀血加琥珀、牡丹皮、红曲、红花,桃仁、玄胡索,蒲黄,五灵脂、韭。元气壮实者,服前药,瘀血不行,可加熟地黄,虚勿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忌破气,闭气,下,咸,滑利,滞腻,润燥热。有瘀血者,兼忌酸寒。
宜清热,利水,除湿,养胃气。有停滞者,宜消积滞。有瘀血者,宜行血。
茵陈蒿 黄连 苜蓿(酒疸非此不愈) 栀子 紫草 滑石 栝蒌根 秦艽 车前子 白鲜皮 黄芩 茯苓 仙人对坐草 连钱草(一名蟹靥草,一名九里香。取汁入姜汁少许,饮之良。)
虚者加人参,停滞者加红曲、橘、谷、麦、柏、山楂,瘀血加琥珀、牡丹皮、红曲、红花,桃仁、玄胡索,蒲黄,五灵脂、韭。元气壮实者,服前药,瘀血不行,可加熟地黄,虚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