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酒焙)
巴戟天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金胃经.气味俱升.阳也.风气通肝.巴戟入肝.辛甘发散.主大风邪气.散而泻之也.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痿而不起.则肝已全无鼓动之阳矣.巴戟气温益阳.所以主之.盖巴戟治阳虚之痿.淫羊藿治阴虚之痿也.肝主筋.肾主骨.辛温益肝肾.故能强筋骨也.胃者五脏之原.十二经之长.辛甘入胃.温助胃阳.则五脏皆安也.胃为中央土.土温则中自补矣.肾统气而藏志.巴戟气温益肝.肝者敢也.肝气不馁.则不耗肾.而志气增益也.
【制方】
巴戟天同五味、苁蓉、山茱萸、鹿茸、柏仁、杞子、补骨脂.治阴痿.同鹿角、柏仁、天冬、远志、莲须、覆盆、黄柏.治夜梦鬼交泄精.同熟大黄.治饮酒人脚 .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酒焙)
巴戟天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金胃经.气味俱升.阳也.风气通肝.巴戟入肝.辛甘发散.主大风邪气.散而泻之也.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痿而不起.则肝已全无鼓动之阳矣.巴戟气温益阳.所以主之.盖巴戟治阳虚之痿.淫羊藿治阴虚之痿也.肝主筋.肾主骨.辛温益肝肾.故能强筋骨也.胃者五脏之原.十二经之长.辛甘入胃.温助胃阳.则五脏皆安也.胃为中央土.土温则中自补矣.肾统气而藏志.巴戟气温益肝.肝者敢也.肝气不馁.则不耗肾.而志气增益也.
【制方】
巴戟天同五味、苁蓉、山茱萸、鹿茸、柏仁、杞子、补骨脂.治阴痿.同鹿角、柏仁、天冬、远志、莲须、覆盆、黄柏.治夜梦鬼交泄精.同熟大黄.治饮酒人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