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理学》 五、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flurocytosine)对隐球菌、念珠菌和拟酵母菌等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着色真菌、少数曲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对其他真菌和细菌作用均差。本品为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系统进入细胞内,转换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真菌的DNA中,从而阻断核酸合成。本品口服吸收良好,3~4小时血浓度达峰值,血中t1/2为8~12小时,可透过血脑屏障。临床上用于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单用效果不如两性霉素B,且易产生耐药性,与两性霉素合用本品进入真菌细胞增多发挥协同作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更多中医书籍
  •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