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目珠被物撞打,疼痛,眼眶停留瘀血,宜用∶
地黄膏
生地(二两) 黄连(一两) 黄柏 寒水石(各五钱)归尾 红花(各二钱)
先将地黄酒浸,捣烂如泥。和药成饼,摊油纸上,贴目上下。
此膏不但撞损瞳人可用,凡风热赤目、泪出等眼,皆可用。其性凉血,其功行血,且去热毒。内服∶
决明散
石决明 草决明 防风 赤芍 柴胡 白芷(各八分) 菊花(一钱二分) 川芎 羌活 蒺藜 红花(各五分) 当归(一钱) 栀子(六分)
加姜皮些须,灯心二十寸,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目因物撞,瘀血蓄内,致生翳障,疼痛昏花。先用通血散,次服经效散、还睛丸。
通血散
生地 赤芍 当归(各一钱) 川芎 防风 苏木(各六分) 荆芥(八分) 菊花(一钱五分) 红花 炙甘草(各五分)
葱头二个,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经效散
大黄 白芍 连翘 粉草(各一钱) 当归 柴胡(各二钱) 犀角末(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然后服还睛丸。
还睛丸
草决明 当归 菊花(各一两) 木贼 蝉蜕(各二钱) 川芎(三钱) 青葙子(炒) 防风 山栀 白蒺藜(炒)白芍 粉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下。
打伤头目,十分重症,宜用∶
除风益损汤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各一钱) 本 前胡 防风(各七分)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伤眉骨,加黄连;伤目中,加柴胡;伤额、交巅、耳上角及脑,加苍术;伤耳前后、耳角,加枳壳;伤头角、耳前后,加胆草;伤额角及巅,加五味子;有热,加黄芩∶大便干加大黄。
神水散大者,不治。如初散,用四物汤加五味子、枸杞、人参、枣仁等药收之。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目珠被物撞打,疼痛,眼眶停留瘀血,宜用∶
地黄膏
生地(二两) 黄连(一两) 黄柏 寒水石(各五钱)归尾 红花(各二钱)
先将地黄酒浸,捣烂如泥。和药成饼,摊油纸上,贴目上下。
此膏不但撞损瞳人可用,凡风热赤目、泪出等眼,皆可用。其性凉血,其功行血,且去热毒。内服∶
决明散
石决明 草决明 防风 赤芍 柴胡 白芷(各八分) 菊花(一钱二分) 川芎 羌活 蒺藜 红花(各五分) 当归(一钱) 栀子(六分)
加姜皮些须,灯心二十寸,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目因物撞,瘀血蓄内,致生翳障,疼痛昏花。先用通血散,次服经效散、还睛丸。
通血散
生地 赤芍 当归(各一钱) 川芎 防风 苏木(各六分) 荆芥(八分) 菊花(一钱五分) 红花 炙甘草(各五分)
葱头二个,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经效散
大黄 白芍 连翘 粉草(各一钱) 当归 柴胡(各二钱) 犀角末(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然后服还睛丸。
还睛丸
草决明 当归 菊花(各一两) 木贼 蝉蜕(各二钱) 川芎(三钱) 青葙子(炒) 防风 山栀 白蒺藜(炒)白芍 粉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下。
打伤头目,十分重症,宜用∶
除风益损汤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各一钱) 本 前胡 防风(各七分)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伤眉骨,加黄连;伤目中,加柴胡;伤额、交巅、耳上角及脑,加苍术;伤耳前后、耳角,加枳壳;伤头角、耳前后,加胆草;伤额角及巅,加五味子;有热,加黄芩∶大便干加大黄。
神水散大者,不治。如初散,用四物汤加五味子、枸杞、人参、枣仁等药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