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咸,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泻湿驱风。
白花蛇穿经透骨,开痹搜风,治鼻口喎斜、手足瘫痪、骨节疼痛、肌肤麻痒、疥癞风癫之证。
中风病因木郁风动,血燥筋枯,外风虚邪表闭,筋缩四肢而成。而木郁之由,全缘水寒土湿,生发不遂。
白花蛇外达经脉,则益其枯燥,内行藏府,不能去其湿寒,非善品也。庸工习用诸方,标本皆背,无益于病而徒杀生灵,其无益也。读柳子厚《捕蛇》之篇,至可伤矣。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味咸,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泻湿驱风。
白花蛇穿经透骨,开痹搜风,治鼻口喎斜、手足瘫痪、骨节疼痛、肌肤麻痒、疥癞风癫之证。
中风病因木郁风动,血燥筋枯,外风虚邪表闭,筋缩四肢而成。而木郁之由,全缘水寒土湿,生发不遂。
白花蛇外达经脉,则益其枯燥,内行藏府,不能去其湿寒,非善品也。庸工习用诸方,标本皆背,无益于病而徒杀生灵,其无益也。读柳子厚《捕蛇》之篇,至可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