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薛己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夫阴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腑.界于表里之间.阴阳之气易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症.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八珍汤.甚者十全大补汤.有宿食为病.亦令寒热.保和丸.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异功散加柴胡、山栀.
张涣曰.寒热症.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饮水者.有壮热而反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积.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者.
鳌按.此寒热并作.乃自为一症.故有一日两三度发.或五六度发者.非如疟之休止有时也.其疟症寒热.另详疟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薛己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夫阴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腑.界于表里之间.阴阳之气易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症.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八珍汤.甚者十全大补汤.有宿食为病.亦令寒热.保和丸.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异功散加柴胡、山栀.
张涣曰.寒热症.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饮水者.有壮热而反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积.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者.
鳌按.此寒热并作.乃自为一症.故有一日两三度发.或五六度发者.非如疟之休止有时也.其疟症寒热.另详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