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证治准绳》 肛痒

    作者: 王肯堂

    〔薛〕小儿肛痒,或嗜甘肥,大肠湿热壅滞,或湿毒生虫而蚀肛门,若因湿热壅滞,用四味肥儿丸(疳),大便秘结者用清凉饮(里热)。虫蚀肛门,先用化丸,后用四味肥儿丸,外以雄黄散纳肛内。若因病不食,虫无所养,而食脏食肛者,其齿龈无色,舌上尽白,四肢倦怠。其上唇内有疮,唾血如粟,心内懊,此虫在上食脏,若下唇内有疮,此虫在下蚀肛门,若蚀肛透内者不治。诸虫惟上半月头向上,可用药追之,望后头向下,令患者闻烹食香味,虫头即向上矣,后用药追之。一儿嗜膏粱甘味,患疥疮。余谓当禁其浓味,急用清胃之药以治其积热。不从,乃用敷药以治其外,更肛门作痒发热,疮益甚,肌体骨立,饮食少思。遂用九味芦荟丸(疳)、五味异功散(吐泻)加柴胡、升麻寻愈。一儿肛门作痒,耳前后结小核如贯珠,隐于肌肉之间,小便不调,面色青。此禀母之肝火为患。用九味芦荟丸为主,佐以五味异功加山栀、柴胡,又以加味逍遥散(虚热)加漏芦,与母服而愈。一儿十三岁,肛门作痒,或脱出,或大便血,遍身生疮,发热作渴,腹大青筋。用大芦荟丸、五味异功散,其疮渐愈,佐以补中益气汤,热渴渐止,肛门悉愈,又用异功散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虚热)加吴茱萸所制黄连治之,而血愈。一儿十五岁,两目白翳,遍身似疥非疥,肛门作痒,晡热口渴,形体骨立。余以为肝疳之证也。用六味地黄丸而痊。后阴茎作痒、小便澄白,服蟠葱散,肛门肿痛,服大黄等药,肛门脱出,作痒不可忍,杂用降火之药不应,下唇内生小白疮,余以为虫蚀肛门,用九味芦荟丸而愈。一小儿肛门作痒,误以为痔,服槐角丸等药,肢体消瘦,鼻下湿烂,下唇内生疮。此虫食下部也。先用化丸二服,乃用五味异功散四剂,却用大芜荑汤(疳)四味肥儿丸而痊。

    一儿七岁,饮食过多即作泻,面青黄色,服峻利克剂。余谓当节饮食,健脾胃为善。

    不信,后牙龈赤烂,肛门作痒,服清热之剂,腹痛膨胀,复请欲用前剂。余曰此元气亏损,虚火上炎也。仍不信,后腮间黑腐。余曰此脾气太虚,肉死而不知痛也明矣,后虽信余,已不救矣。若初用五味异功散健脾胃为主,佐以大芦荟丸、四味肥儿丸、清脾湿热,岂有不治之理哉。后之患者审之。一小儿肛门作痒,属大肠经风热,用槐角丸而愈。一小儿肛门连阴囊痒,出水淋漓,属肝经湿热也。用龙胆泻肝汤、九味芦荟丸治之,并愈。一小儿嗜甘肥,肛门作痒,发热作渴,杂用清热之剂,腹胀少食,鼻下生疮。余谓脾胃湿热生虫也。不信,后下唇内生疮,先用四味肥儿丸,诸证渐愈,又用大芜荑汤治之而痊。

    化丸

    治诸疳生虫,不时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

    芜荑青黛芦荟虾蟆(烧灰)川芎白芷胡黄连(各等分)上,各另为末,猪胆浸糕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并临卧,杏仁汤下。

    雄黄散

    治走马疳,并痘毒疳虫蚀肛门。

    雄黄铜绿(各二钱)上为末,掺疮上。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