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久病脾虚失运健,或因吐泻暴伤脾,食少即胀精神倦,面黄肌瘦四君宜。
【注】凡小儿久病脾虚,或吐泻暴伤脾气,健运失常,所以饮食不化,食少腹即胀满。现证精神倦怠,面黄肌瘦,此虚胀也。宜用香朴四君子汤治之。
香朴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香附(制) 浓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香朴四君治虚胀,参术甘草共茯苓,香附浓朴宜加入,引姜煎服胀即宁。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久病脾虚失运健,或因吐泻暴伤脾,食少即胀精神倦,面黄肌瘦四君宜。
【注】凡小儿久病脾虚,或吐泻暴伤脾气,健运失常,所以饮食不化,食少腹即胀满。现证精神倦怠,面黄肌瘦,此虚胀也。宜用香朴四君子汤治之。
香朴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香附(制) 浓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香朴四君治虚胀,参术甘草共茯苓,香附浓朴宜加入,引姜煎服胀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