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慢惊夹热或夹痰,身热心烦口溢涎,宜以清心涤痰治,白丸柴芍六君煎。
【注】慢惊之证,本无热可言,但脾虚虚热内生,故痰涎上泛,咽喉气粗、身热心烦,所谓虚夹痰热是也。痰热相兼者,清心涤痰汤主之;脾虚肝旺痰盛者,青州白丸子、柴芍六君汤主之。
清心涤痰汤(方见急惊后调理法)
青州白丸子
生川乌(去皮脐,五钱) 生半夏(七两)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上为末,盛生绢袋内,用井华水摆出粉,未尽再摆,以粉尽为度,置瓷盆内,日晒夜露,每早撇去旧水,别用新水搅,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研为细末,用糯米粉煎粥清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送下。
柴芍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陈皮 半夏(姜制) 甘草(炙) 柴胡 白芍(炒) 钓藤钩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脾虚木旺风痰盛,四君人参术草苓,痰盛陈半因加入,肝风更用柴芍藤。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慢惊夹热或夹痰,身热心烦口溢涎,宜以清心涤痰治,白丸柴芍六君煎。
【注】慢惊之证,本无热可言,但脾虚虚热内生,故痰涎上泛,咽喉气粗、身热心烦,所谓虚夹痰热是也。痰热相兼者,清心涤痰汤主之;脾虚肝旺痰盛者,青州白丸子、柴芍六君汤主之。
清心涤痰汤(方见急惊后调理法)
青州白丸子
生川乌(去皮脐,五钱) 生半夏(七两)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上为末,盛生绢袋内,用井华水摆出粉,未尽再摆,以粉尽为度,置瓷盆内,日晒夜露,每早撇去旧水,别用新水搅,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研为细末,用糯米粉煎粥清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送下。
柴芍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陈皮 半夏(姜制) 甘草(炙) 柴胡 白芍(炒) 钓藤钩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脾虚木旺风痰盛,四君人参术草苓,痰盛陈半因加入,肝风更用柴芍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