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发挥》 三关脉纹变见歌

    作者: 万全

    鱼刺惊风证莫疑.气关疳病热相随.命关见此为难治.此是肝家传到脾.初节悬针.气关脉热更堪疑.三关直透黄泉近.此症须知是慢脾.水字生惊肺受风.气关鸣嗽积痰攻.医人仔细辨虚实.出命惊疳火症凶.乙字惊风肝肺随.气关形见发无时.此形若直命关上.不久相将作慢脾. 曲虫为候主生疳.若见气关积秽肝.直到命关为不治.须知心脏已传肝.双环肝脏受疳深.入胃气关吐逆临.若是命关为死候.枉教医人免(苦)劳(费)心.流珠形见死来侵.面上如斯亦不深.纵有神丹不可救.医人仔细更叮咛.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