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切要》 淋症门

    作者: 王锡鑫

    有火淋、湿淋、虚淋之别。火淋者,宜服∶

    五苓散膀胱有热,小便不通,淋沥不出,作痛尿血皆治。

    赤苓 生地 泽泻 条芩 甘草 当归 木通 赤芍 前仁 滑石 山栀(各一钱) 水煎服。

    如痛甚者,加大黄、海金砂。一方蚯蚓泥、滑石、甘草,泡水澄清饮之。

    胃苓丸治小儿小便初出黄色,少顷变为米泔汁者,谓之尿白,伤脾所致,久则成疳。

    苍术 浓朴 广皮 白术 云苓 猪苓 泽泻 甘草(各一钱。炙) 上青桂(五分) 水煎服

    二术通淋饮治小儿湿淋,脾虚受湿,小便如米汁者。

    焦术 苍术 云苓 泽泻 黄芩 连翘 木通 甘草(各一钱)

    车前草为引煎服。

    固肾保平煎治虚淋。

    芡实(三钱) 牡蛎( ) 龙骨( ) 蒲草根(各一钱)

    上水煎,去渣,用猪腰子一个切片,将药水煮熟服之。

    小便血用鸡屎尖白如粉者炒焦,为末,酒调,空心服下五分。

    尿血乌梅烧灰存性,为末,米泔调下一钱。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