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儿感受风寒邪热入肺,初起疏散,久则滋阴,务察关纹浮暗,神气虚实而治之。
加减参苏饮治小儿初起咳血,或咳血兼外感者。
紫苏 广皮 桔梗 前胡 广香 当归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吐血童便为引。
加减清肺汤
茯苓 当归 生地 白芍 紫菀 玉竹 百合 侧柏叶(炒) 桑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六味地黄汤治阴虚久咳吐血者,并治小儿手足心热,神气虚损,日清夜烦等症。
熟地(三钱) 怀山药 茯苓 枣皮(各二钱) 粉丹 泽泻(各八分) 吐血者加牛膝一钱。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小儿感受风寒邪热入肺,初起疏散,久则滋阴,务察关纹浮暗,神气虚实而治之。
加减参苏饮治小儿初起咳血,或咳血兼外感者。
紫苏 广皮 桔梗 前胡 广香 当归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吐血童便为引。
加减清肺汤
茯苓 当归 生地 白芍 紫菀 玉竹 百合 侧柏叶(炒) 桑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六味地黄汤治阴虚久咳吐血者,并治小儿手足心热,神气虚损,日清夜烦等症。
熟地(三钱) 怀山药 茯苓 枣皮(各二钱) 粉丹 泽泻(各八分) 吐血者加牛膝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