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巢氏病源》小儿殃火丹候∶丹发两胁及腋下、膀上,谓之殃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殃火丹,每着两胁及腋下者方。
上伏龙肝末和油敷之,干则易。若入腹及阴,以慎火草取汁,服之。
《圣惠》治小儿殃火丹,生于胁、腋下方。
上川朴硝细研为散。每服以竹沥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与服之。
《圣惠》又方
上以浮萍草捣,绞取汁,时时与儿服之。
张涣拔毒散方治丹发生于两胁及腋下,乃名殃火丹。
川朴硝(一两) 栀子仁(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好醋调涂患处,次用山栀膏方。
山栀子仁(四两) 生鲫鱼(半斤)
上同捣如泥。每用少许,以醋化,看丹发患处涂之。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巢氏病源》小儿殃火丹候∶丹发两胁及腋下、膀上,谓之殃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殃火丹,每着两胁及腋下者方。
上伏龙肝末和油敷之,干则易。若入腹及阴,以慎火草取汁,服之。
《圣惠》治小儿殃火丹,生于胁、腋下方。
上川朴硝细研为散。每服以竹沥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与服之。
《圣惠》又方
上以浮萍草捣,绞取汁,时时与儿服之。
张涣拔毒散方治丹发生于两胁及腋下,乃名殃火丹。
川朴硝(一两) 栀子仁(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好醋调涂患处,次用山栀膏方。
山栀子仁(四两) 生鲫鱼(半斤)
上同捣如泥。每用少许,以醋化,看丹发患处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