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查古籍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余本不知医,少年奔走四方,见夫率尔操觚,草菅人命者,指不胜屈,心窃悯之。由是稍稍涉猎方书,又苦诸家持论不同,或拘泥古法,或固执偏见,或狃于门户习气,各承师说,聚讼纷纭。浅识者寡陋孤闻,易为掏惑;博览者根据违两可,靡所适从。是医书愈多,医学愈杂,诚不如不服药之为中医也。尝欲访求专门名家,足以抗衡前人者,相与考核群编,鉴空衡平,权衡至当,俾业医者折衷壹是,奉为定衡,庶不至倒行逆施,旁骛歧出,为医书之枕中秘,即为医学之指南针,岂非杏林橘井之集大成者耶?惜乎有其志而无其人也。嗣游京师,获交会稽吕梅卿先生,见其衡诊立方,举重若轻,适如分量,不偏不倚,直可合刘李朱张为一家,向之所谓抗衡前人者,先生其庶几乎?心折既深,时从请益,临别乞授片言,先生曰∶吁!古今医书,汗牛充栋,乌能以管窥蠡测,谓遽可融会而贯通耶?虽然!有执简御繁之一法,有由博返约之一法。子吴人也,亦知吴中有叶先生乎?曾见其《医衡》一书乎?诚得是书翻覆玩索,即不啻三折肱矣。余恍记曾经寓目,归而搜诸敝簏,原书具在,狂喜不禁,然不知吴中先未刊行,竟为绝无仅有之本。阳湖管君敬伯,长洲彭君箫九,皆奄贯百家,尤精轩岐学,佥称见所未见,嘱即补刊,以广其传。携归里门,适杨滨石太常,养 家居,假观逾月。凡字句讹阙处,逐一添注涂改,悉臻完善。请制弁言,则以医非夙 习辞。维时以医道着名,继叶先生而代兴者,吴门则曹君智涵,澄江则柳君谷孙,均已乐为之序。备述此书功效,余但记校刊缘起,并诸君之相与有成云。
光绪二十年甲午季秋虞山缪萼聊识于伊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