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