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强者,盛而有力也;实者,坚而内充也。故有力者,强而欲抟;内充者,实而自收。是以阴阳无两强,亦无两实。惟强与实,以偏则病。内抟于身,上见于虚窍也。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抟水,水实而自收。其病神水紧小,渐小而又小,积渐之至,竟如菜子许。又有神水外围,相类虫蚀者。然皆能睹而不昏,但微觉羞涩耳。是皆阳气强盛而抟阴,阴气坚实而有御,虽受所抟,终止于边鄙皮肤也,内无所伤动。治法∶当抑阳缓阴则愈。以其强耶,故可抑;以其实耶,惟可缓而弗宜助,助之则反胜,抑阳。酒连散主之。大抵强者则不易入,故以酒为之导引,欲其气味投合,入则可展其长,此反治也,还阴救苦汤主之,疗相火药也。亦宜用 鼻碧云散。然病世亦间见,医者要当识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强者,盛而有力也;实者,坚而内充也。故有力者,强而欲抟;内充者,实而自收。是以阴阳无两强,亦无两实。惟强与实,以偏则病。内抟于身,上见于虚窍也。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抟水,水实而自收。其病神水紧小,渐小而又小,积渐之至,竟如菜子许。又有神水外围,相类虫蚀者。然皆能睹而不昏,但微觉羞涩耳。是皆阳气强盛而抟阴,阴气坚实而有御,虽受所抟,终止于边鄙皮肤也,内无所伤动。治法∶当抑阳缓阴则愈。以其强耶,故可抑;以其实耶,惟可缓而弗宜助,助之则反胜,抑阳。酒连散主之。大抵强者则不易入,故以酒为之导引,欲其气味投合,入则可展其长,此反治也,还阴救苦汤主之,疗相火药也。亦宜用 鼻碧云散。然病世亦间见,医者要当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