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阴寒内伏,逼其浮火外散,舌润脉沉迟而虚,发斑如蚊咬痕,当服理中汤(方见后)。若夫时邪所发为阳,初时寒热,或脉静身凉,或又呕恶烦乱,渴不喜饮,头疼有汗,是邪陷胃腑,而逼营分热蒸液耗而然(治法见前)。设早误苦寒药,使营气冰凝,则斑内隐,神昏谵语,恐无救法。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阴寒内伏,逼其浮火外散,舌润脉沉迟而虚,发斑如蚊咬痕,当服理中汤(方见后)。若夫时邪所发为阳,初时寒热,或脉静身凉,或又呕恶烦乱,渴不喜饮,头疼有汗,是邪陷胃腑,而逼营分热蒸液耗而然(治法见前)。设早误苦寒药,使营气冰凝,则斑内隐,神昏谵语,恐无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