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孕妇若有病,所怀腹内之胎,早具人性,故一人生殃,两人有虑,一人服药,两人消受,医药之所系也大矣哉!稍有不慎,一犯胎元,易使陨落,伤及二命。欲得两可之道,在临症时,应用方药,常宜加安胎数味于内,(如当归、白芍、枳壳、苏梗。)有热加黄芩,有寒加肉桂,胸闷加川朴、木香,腹胀加大腹皮,体虚加白术,无不应手奏效。其余参病酌用,自可保全母子两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