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则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气逆上而不能营运,即其寒也。脾胃热而胃脘寒,所以虽饥而不欲食。寒,亦作虚字训也。)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则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气逆上而不能营运,即其寒也。脾胃热而胃脘寒,所以虽饥而不欲食。寒,亦作虚字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