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得之冒雨卧湿,岚瘴熏蒸,外感湿气,(内湿,即丹溪所谓湿热生痰,已见中风门。)积滞日久,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卒然昏倒,其脉必沉而缓,或沉而细,宜除湿汤、白术酒。(此必积久乃然,然见此者亦鲜矣。)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似中湿,名曰破伤湿,白术酒。(问∶此证所受湿气无几,何以致是?曰∶气血流行,不容少有阻滞,湿入不论多少,但能阻碍正气,则郁滞不行,由是逆入攻心,则昏迷沉重矣。)
余详伤湿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得之冒雨卧湿,岚瘴熏蒸,外感湿气,(内湿,即丹溪所谓湿热生痰,已见中风门。)积滞日久,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卒然昏倒,其脉必沉而缓,或沉而细,宜除湿汤、白术酒。(此必积久乃然,然见此者亦鲜矣。)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似中湿,名曰破伤湿,白术酒。(问∶此证所受湿气无几,何以致是?曰∶气血流行,不容少有阻滞,湿入不论多少,但能阻碍正气,则郁滞不行,由是逆入攻心,则昏迷沉重矣。)
余详伤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