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丙酮酸
丙酮酸CH3COCOOH是无色具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沸点167℃,能与水混溶。其酸性强于丙酸及乳酸。丙酮酸及其烯醇式(烯醇式丙酮酸
)是人体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酶的作用下,丙酮酸可还原为乳酸,也可以脱羧为乙醛。
(二)乙酰乙酸
乙酰乙酸CH3COCH2COOH是无色粘稠液体,不稳定,很易脱羧为丙酮,也能还原为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是脂肪酸在人体内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正常情况下,人血中酮体的含量很少(0.8-5mg/100ml)。正常人每昼夜从尿中排出约40mg酮体。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饥饿、糖尿病等,血液中酮体的含量增加(300-400mg/100ml)。由于乙酰乙酸及β-羟基丁酸的酸性,会使血液的PH值下降乃至引起酸中毒。
(三)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HOOCCH2COCOOH是能溶于水的晶体,具有一般二元酸及酮的性质,也有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它也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四)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HOOCCOCH2CH2COOH是晶体,熔点109-111℃,溶于水。它具有α-酮酸的一般性质,也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一)丙酮酸
丙酮酸CH3COCOOH是无色具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沸点167℃,能与水混溶。其酸性强于丙酸及乳酸。丙酮酸及其烯醇式(烯醇式丙酮酸
)是人体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酶的作用下,丙酮酸可还原为乳酸,也可以脱羧为乙醛。
(二)乙酰乙酸
乙酰乙酸CH3COCH2COOH是无色粘稠液体,不稳定,很易脱羧为丙酮,也能还原为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是脂肪酸在人体内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正常情况下,人血中酮体的含量很少(0.8-5mg/100ml)。正常人每昼夜从尿中排出约40mg酮体。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饥饿、糖尿病等,血液中酮体的含量增加(300-400mg/100ml)。由于乙酰乙酸及β-羟基丁酸的酸性,会使血液的PH值下降乃至引起酸中毒。
(三)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HOOCCH2COCOOH是能溶于水的晶体,具有一般二元酸及酮的性质,也有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它也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四)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HOOCCOCH2CH2COOH是晶体,熔点109-111℃,溶于水。它具有α-酮酸的一般性质,也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