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人参 甘草 黄芩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邪在表者可汗,邪在里者不可汗也;邪在表者可吐,邪在里者不可吐也;邪在里者可下,邪在表者不可下也。须知此之所谓半表半里者,乃在阴阳交界之所,阳经将尽, 乎欲入太阴,营卫不和,阴阳交战,并非谓表里受邪,若大柴胡可表可下例也。仲景嘉惠后世,独开和解一门,俾后人有所持循,不犯禁忌。盖和者,和其里也;解者,解其表也。和其里,则邪不得内犯阴经;解其表,则邪仍从阳出。故不必用汗吐下之法,而阴阳不争,表里并解矣。小柴胡汤乃变大柴胡之法,而别出心裁,用人参以固本,又用甘草、姜、枣以助脾胃,又用黄芩以清里热,使内地奠安,无复返顾之虑。我既深沟高垒,有不战而屈人之势,而又用柴胡以专散少阳之邪,用半夏消痰行气以化逆,譬之自守已固,而又时出游骑,以蹴踏之,使之进无所得,退无所据,有不冰消瓦解者乎?此则仲景立方之微意,非通于神明者不能也。注中凡仲景所加减之方,皆精当不磨,有专治而无通治,此其所以可贵也,学人须细细参之,则于和解一门,思过半也。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人参 甘草 黄芩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邪在表者可汗,邪在里者不可汗也;邪在表者可吐,邪在里者不可吐也;邪在里者可下,邪在表者不可下也。须知此之所谓半表半里者,乃在阴阳交界之所,阳经将尽, 乎欲入太阴,营卫不和,阴阳交战,并非谓表里受邪,若大柴胡可表可下例也。仲景嘉惠后世,独开和解一门,俾后人有所持循,不犯禁忌。盖和者,和其里也;解者,解其表也。和其里,则邪不得内犯阴经;解其表,则邪仍从阳出。故不必用汗吐下之法,而阴阳不争,表里并解矣。小柴胡汤乃变大柴胡之法,而别出心裁,用人参以固本,又用甘草、姜、枣以助脾胃,又用黄芩以清里热,使内地奠安,无复返顾之虑。我既深沟高垒,有不战而屈人之势,而又用柴胡以专散少阳之邪,用半夏消痰行气以化逆,譬之自守已固,而又时出游骑,以蹴踏之,使之进无所得,退无所据,有不冰消瓦解者乎?此则仲景立方之微意,非通于神明者不能也。注中凡仲景所加减之方,皆精当不磨,有专治而无通治,此其所以可贵也,学人须细细参之,则于和解一门,思过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