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白茯苓 牡丹皮 泽泻(各三两)
下消者,烦渴引饮,小便如膏,此方主之。
先有消渴善饮,而后小便如膏者,名曰下消。惧其燥热渐深,将无水矣!故用此方以救肾水。熟地、山萸,质润味浓,为阴中之阴,故可以滋少阴之肾水。丹皮、泽泻,取其咸寒,能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白茯苓 牡丹皮 泽泻(各三两)
下消者,烦渴引饮,小便如膏,此方主之。
先有消渴善饮,而后小便如膏者,名曰下消。惧其燥热渐深,将无水矣!故用此方以救肾水。熟地、山萸,质润味浓,为阴中之阴,故可以滋少阴之肾水。丹皮、泽泻,取其咸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