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遂 芫花 大戟(拌温炒,各半两) 黑丑(二两取头末)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共为末,水丸。每服五丸,渐加五丸,以快利为度。
积痰满胃,食下即吐,宜主此方。
胃中纯是痰,则遏下焦少阳之火。蓄极而通,必作翻胃者,势也。以平剂治之,则经年不效,故聚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大黄峻厉之品以下之。方内有轻粉,一可以逐风涎,一可以解遂、芫、戟、丑之辛烈。此大毒类聚为丸,瞑眩之剂也。惟声重、脉来有力者能行之。若言微,脉来无力者,勿轻与也。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甘遂 芫花 大戟(拌温炒,各半两) 黑丑(二两取头末)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共为末,水丸。每服五丸,渐加五丸,以快利为度。
积痰满胃,食下即吐,宜主此方。
胃中纯是痰,则遏下焦少阳之火。蓄极而通,必作翻胃者,势也。以平剂治之,则经年不效,故聚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大黄峻厉之品以下之。方内有轻粉,一可以逐风涎,一可以解遂、芫、戟、丑之辛烈。此大毒类聚为丸,瞑眩之剂也。惟声重、脉来有力者能行之。若言微,脉来无力者,勿轻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