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穣,炒) 陈皮(去白) 枳壳(去穣,麸炒) 黄柏(炒) 丑末 莪术(醋煮) 三棱(醋煮) 当归(酒洗) 香附 黄芩(酒炒) 大黄(酒浸) 黄连(吴茱萸汤润过炒)
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痢疾初作,里急后重,肠胃中有积滞者,此丸主之。
《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故用木香;热者寒之,故用黄连、黄芩、黄柏;抑者散之,故用青、陈、香附;强者泻之,故用大黄、丑末;逸者行之,故用槟榔、枳壳;留者攻之,故用莪术、三棱;燥者濡之,故用当归。是方也,惟质实者堪与之,虚者非所宜也,故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穣,炒) 陈皮(去白) 枳壳(去穣,麸炒) 黄柏(炒) 丑末 莪术(醋煮) 三棱(醋煮) 当归(酒洗) 香附 黄芩(酒炒) 大黄(酒浸) 黄连(吴茱萸汤润过炒)
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痢疾初作,里急后重,肠胃中有积滞者,此丸主之。
《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故用木香;热者寒之,故用黄连、黄芩、黄柏;抑者散之,故用青、陈、香附;强者泻之,故用大黄、丑末;逸者行之,故用槟榔、枳壳;留者攻之,故用莪术、三棱;燥者濡之,故用当归。是方也,惟质实者堪与之,虚者非所宜也,故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