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黄连(去毛,炒,四两) 黄芩(一两,炒) 鸡子黄(二枚,生用) 芍药(二两,炒) 阿胶 蚌粉(炒,三两)
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者,此方主之。
寒邪径中三阴者,名曰阴证,始终只是一经,不复再传。今自三阳经传来,虽至三阴,犹曰阳证。所以有传、有不传者,以阴静阳动也。少阴病者,有舌干口燥、欲寐诸证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烦不得卧也。少阴者,水脏,水为热灼,不足以济火,故心烦。阳有余者,泻之以苦,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阴不足者,补之以甘,故用鸡黄、阿胶之甘;阴气耗者敛之以酸,故复佐以芍药之酸。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黄连(去毛,炒,四两) 黄芩(一两,炒) 鸡子黄(二枚,生用) 芍药(二两,炒) 阿胶 蚌粉(炒,三两)
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者,此方主之。
寒邪径中三阴者,名曰阴证,始终只是一经,不复再传。今自三阳经传来,虽至三阴,犹曰阳证。所以有传、有不传者,以阴静阳动也。少阴病者,有舌干口燥、欲寐诸证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烦不得卧也。少阴者,水脏,水为热灼,不足以济火,故心烦。阳有余者,泻之以苦,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阴不足者,补之以甘,故用鸡黄、阿胶之甘;阴气耗者敛之以酸,故复佐以芍药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