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心方》 避伤寒病方第二十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灵奇方》避时气疫病法∶正月未日夜以芦炬火照井及厕臼中,百鬼走不入。

    又法∶正月朔日寅时,用黄土涂门扉,方二寸。

    又法∶用牛矢涂门户,方圆二寸。

    又法∶正月旦若十五日,投麻子、小豆各二七枚入于井中,避一年温病。

    又法∶正月旦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辟却温鬼。

    又法∶庚辰日,取鸡犬毛于门外微烧烟之,避温疫。

    又法∶五月十五日日中取井花水沐浴,避邪鬼。

    又法∶五月戊己日沐浴避病。

    又云∶使温病不相易法∶以绳度所住户中,屈绳烧断。

    《医门方》避温疫法∶赤小豆五合,以新布五寸裹,纳井中不至底,少许,三日渍之。平晨东向,男吞二七,女吞又云∶疗温病转相注易,乃至灭门,旁至外人,无有看服此药,必不相易方∶鬼箭羽(二两)鬼臼(二两)赤小豆(二两)丹参(二两)雄黄(二两,研,鸡冠色者)捣筛丸蜜,丸如梧子,服一丸,日二三。与病患同床传衣不相染,神验。

    《千金方》云温病时行令不相染方∶立春后有庚子日,温芜菁菹汁,合家大小并服,不限多少。(《极要方》同之。)又方∶常以月望日,细锉东行桃枝,煮汤浴之。

    又方∶常以七月七日,合家吞赤小豆,向日吞二枚。

    又方∶桃树蠹矢末,水服方寸匕。

    《集验方》断温方∶二月旦取东行桑根大如指,悬门户上,又人人带之。

    《得富贵方》云∶欲至病患家,手中作“鬼”字。

    《玉葙方》云∶屠苏酒治恶气温疫方∶白术桔梗蜀椒桂心大黄乌头菝防风(各二分)凡八物,细切,绯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勿令至泥。正月朔旦,出药置三升温里无《葛氏方》云∶老君神明白散避温疫方∶白术(二两)桔梗(二两半)乌头(一两)附子(一两)细辛(二两)凡五物,捣筛,岁旦以温酒服五分匕。一家有药,则一里无病。带是药散以行,所经过病气又云∶度嶂散辟嶂山恶气瘥,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皆为疫疠之候,方∶麻黄(五分)蜀椒(五分)乌头(二分)细辛(一分)防风(一分)桔梗(一分)干姜(一凡九物,捣筛,平旦以温酒服一钱匕。

    又云∶断温病令不相染着法∶断汲水,绠长七寸,盗着病患卧席下。(《集验方》同之。)又方∶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丸,勿令病患知之。

    又方∶以鲫鱼密置病患卧席下,勿令知之。

    又方∶以附子三枚,小豆七枚,令女人投井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