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味黄芩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黄芩汤处方

    黄芩4钱,厚朴3钱,吴茱萸4钱,毛苍术4钱,杭白芍3钱,升麻3钱,车前子4钱(炒),木通3钱,大枣6枚,甘草2钱。

    功能主治

    漏底伤寒。伤寒日久,不能忌口,饮冷食凉,触动脾胃,致令脾气虚衰,脾湿下陷,腹痛泄泻。亦治痢疾。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赤痢,去车前子,加大黄4钱,服1剂,再加地榆炭3钱,粟壳4钱,服2剂;白痢,去大枣、车前子,加槟榔3钱,炮姜2钱,地榆炭3钱,粟壳4钱。

    各家论述

    此方用黄芩清热;白芍敛阴;厚朴温中;甘草、大枣和胃;苍术燥湿;吴萸止其腹痛;升麻提升清气;车前分其清浊;木通引热下行。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会约》卷四:加味黄芩汤处方

    黄芩2钱半,白芍1钱半,甘草1钱,半夏1钱半,生姜2钱。

    功能主治

    胃热作呕,烦躁不宁,脉洪实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热甚,加石膏,或加黄连;大便燥结,加酒炒大黄。

    摘录《会约》卷四《叶氏女科》卷二:加味黄芩汤处方

    黄芩2钱,白芍1钱,甘草5分,白术(蜜炙)3钱,茯苓1钱2分,通草8分。

    功能主治

    妊娠泄泻,内热烦渴,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腹痛,加砂仁、黄连(姜汁炒)各1钱。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广嗣纪要》卷十:加味黄芩汤处方

    黄芩2钱,白芍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阿胶1钱。

    功能主治

    妊娠伤寒下后,协热而利不止,胎气损者。妊娠伤寒表解后,腹中不和,协热下利,胎不安,脉数者。

    用法用量

    用水1盏半,煎至1盏,后入阿胶,再煎至8分服。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方中黄芩清热安胎,白术健脾止利,白芍敛阴以固冲任,阿胶补阴以资血室,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和胃。水煎温服,俾协热既化则脾气顿和而清阳无不敷布,脾运无不有权,何患下利不瘳,胎孕不安乎?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准绳·幼科》卷六:加味黄芩汤处方

    黄连1钱半,黄芩1钱半,白芍药3钱,甘草7分,滑石末3钱。

    功能主治

    疹子自利,甚则里急后重而为滞下。

    用法用量

    水煎服。若滑石不煎调服,止于1钱。

    血痢,加地榆2钱。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更多中药材
  • 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八物麦门冬散”。摘录《活人......
  •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
  •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