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寒疟,此由阴阳相并,阳虚则阴胜,阴胜则寒,发于内而并于外,所以内外《通玄》云∶寒疟者涩涩而恶寒毛竖,发则引温而少热方∶朱砂(四分,研)雄黄(五分,研)人参(四分)恒山(五分)牡蛎(四分,熬)蜜丸如梧子,一服七丸,日再,空腹服之,用粥饮之。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病源论》云∶寒疟,此由阴阳相并,阳虚则阴胜,阴胜则寒,发于内而并于外,所以内外《通玄》云∶寒疟者涩涩而恶寒毛竖,发则引温而少热方∶朱砂(四分,研)雄黄(五分,研)人参(四分)恒山(五分)牡蛎(四分,熬)蜜丸如梧子,一服七丸,日再,空腹服之,用粥饮之。